【鏡觀隴原】光影記錄黃河之韻 多元展現藏地圖景 第二屆瑪曲攝影節(jié)開幕
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周者軍 吳承啟)8月13日,九色甘南香巴拉·瑪曲第十六屆格薩爾賽馬會舉行,當天,第二屆瑪曲攝影節(jié)開幕。本屆攝影節(jié)以“溯源&展望”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北京、西藏、四川、陜西、甘肅等地50多位攝影家的近300幅記錄藏地人文景觀、反映時代發(fā)展風貌、體現文化脈絡及當代精神的攝影作品。其中,既有扎西次登、旺久多吉等老一代藏族攝影家拍攝的珍貴歷史影像,也有楊延康、牛恒立、王建軍、郭建設、金平等攝影家的紀實和當代攝影佳作。
以黃河為主題的影像作品,是歷屆瑪曲攝影節(jié)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攝影節(jié)將展覽“陜西攝影群體:渭河流域文化攝影考察30年”。創(chuàng)作群體以黃河最大支流渭河流域作為文化輻射,用影像進行地域和文化考察。展現攝影者“沿河而上”,尋找文化溯源,形成黃河沿岸歷史影像的深度回溯及思考。
瑪曲攝影節(jié)不僅堅持追溯歷史,深挖底蘊,展現經典影像,留下珍貴存證,同時注重攝影師和攝影作品的文化語境、影像語言、視覺風格和多元化表達。剛揭曉不久的第六屆“故鄉(xiāng)的路”中國少數民族攝影師獎獲獎作品,為瑪曲攝影節(jié)帶來新的影像活力。
攝影家們以開放的文化語境,展現了瑪曲攝影節(jié)主題時間線的宏大敘事與微觀呈現,為分析、構建、追溯藏地攝影文化的視覺敘事提供了極具歷史文獻價值的重要影像文本。
瑪曲攝影節(jié)為溯源藏地當代攝影文脈提供了一種必要的探索和實踐;藏地多元形態(tài)形成的開放文化空間,為研究推動民族影像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深遠廣闊的視野和前景。攝影媒介的包容性為“觀看”提供了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體現作品與創(chuàng)作方向的原生,攝影師創(chuàng)作初衷與內心成長的原生。這批作品回到了它的“原生”之地,所呈現的光影魅力,正是所有作品拋開原有時空的二次再創(chuàng)作,畫面中的雪山、圣湖、牧人、牛羊,不止停留在畫面上,這些攝影作品有了呼吸,有了感情。
鏡頭記錄時代變遷,影像見證歷史瞬間。為進一步加強與社會各界攝影愛好者的聯系,在這個春光明媚、生機盎然的季節(jié),每日甘肅網圖片頻道、新甘肅客戶端鏡像頻道同向奔波在社區(qū)鄉(xiāng)村、山川草原上的您約稿,您拍攝的新近發(fā)生的新聞事件、社會紀實、人物故事以及自然風光、人文歷史等具有新聞元素和光影藝術的照片,我們將擇優(yōu)及時刊發(fā)并支付稿酬。
期待您運用豐富的攝影語言,描繪隴原大地日新月異的精彩瞬間,謳歌隴原兒女砥礪前行的精神風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13日 18:23:43
- 2025年10月13日 16:43:55
- 2025年10月13日 15:20:49
- 2025年10月13日 14:56:16
- 2025年10月13日 13:33:20
- 2025年10月13日 10:55:08
- 2025年10月13日 10:48:14
- 2025年10月13日 10:00:55
- 2025年10月13日 07:46:46
- 2025年10月13日 0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