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揚扶殘助殘故事 溫暖他人路
中新網蘭州10月14日電 (記者 閆姣)“他們自己都在克服困難,卻把光分給了更多人。這些不是課本里的大道理,是真真切切的溫暖。以后我也會多幫特殊孩子讀讀書、陪殘疾人朋友聊聊天,把這份感動傳下去。”西北師范大學學子羅雨欣14日說。

“強國復興有我”甘肅省自強模范和助殘先進典型事跡宣講報告會當日在西北師范大學舉辦。自強模范和助殘先進分享了在各自領域自強奮進、扶殘助殘、追求夢想的感人事跡。
“有一位叫曹學增的兄弟讓我印象深刻,他和我一樣也是脊髓嚴重受損。我隔三岔五為他心理疏導、制定訓練計劃,他從上下炕、坐輪椅開始,再到學開車、考駕照,現(xiàn)在已經是基地的一名優(yōu)秀員工了!”報告會上,第十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甘肅省自強模范、張掖市“集善樂業(yè)”殘疾人網絡就業(yè)基地負責人劉韋評,生動講述了創(chuàng)建該基地的艱辛歷程與他樂于助殘的故事。
全國自強模范、蘭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方曉琴,是甘肅首位推拿專業(yè)盲人女大學生。她扎根蘭州28年,培養(yǎng)了200多名盲人按摩學生。她說,“教學中,我把自己當成活教具,上推拿課時握住學生的手,一點點幫他們找準穴位、感受發(fā)力的力度?!痹谒磥恚亟虉F隊的每位老師都在默默奉獻:有的老師放棄了更好的發(fā)展機會,選擇堅守特教崗位;有的老師帶病上課,不愿耽誤學生一節(jié)課。

“或許有同仁會問,特教工作和普通教育有什么不同?”2024年度“感動甘肅·隴人驕子”、甘南藏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魯毛才讓說,當大家為學生成績波動煩惱時,特教老師可能正握著孩子的手,從發(fā)音口型、握筆姿勢教起,一遍遍教寫“數(shù)字1”、發(fā)音“啊”;當大家困擾于家長不理解時,特教老師還要兼任“家長”——陪孩子吃飯、哄睡、洗澡,孩子生病時第一時間送醫(yī),既是教師,也是“媽媽”,更是“臨時醫(yī)生”。
甘肅省助殘先進集體——甘肅星藝關愛特殊兒童志愿服務隊,其骨干代表金楷笛現(xiàn)場講述了志愿服務隊積極投身公益事業(yè),為殘疾兒童特殊教育搭建起愛的橋梁的故事。
甘肅省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張掖市山丹縣溫馨日間照料中心理事長莊月英,有兩個重度殘疾的孩子。她將對自己孩子的愛無限放大,為殘障兒童建起了溫暖的“家”,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莊媽媽”。
甘肅省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平涼市崆峒區(qū)殘疾人聯(lián)合會理事長秦生成,多年來深入轄區(qū)每一戶殘疾家庭,用真心化解難題,當好他們的“貼心人”和“娘家人”。
此次活動由甘肅省殘聯(lián)主辦,西北師范大學協(xié)辦。(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14日 19:48:08
- 2025年10月14日 17:01:00
- 2025年10月14日 15:43:44
- 2025年10月14日 14:42:12
- 2025年10月14日 13:51:03
- 2025年10月14日 13:49:59
- 2025年10月14日 09:16:58
- 2025年10月14日 08:11:16
- 2025年10月14日 05:57:17
- 2025年10月13日 18:23:43